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宣布将调整个人账户非柜面交易限额,也有银行加大对“睡眠账户”的清理整顿。事实上,自2020年反诈工作深入推进以来,银行根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联席会议要求,从多个方面强化了银行卡管控,涉及非柜面渠道限制,“长期不动户”“一人多户”排查,Ⅰ类卡开户要求调整等。
据第一财经记者多方了解,各银行间因为反诈模型、历史经验、所处地区风险高低等存在差异,银行账户触发反电诈机制的具体规则会有所不同。持卡人也很难通过提前知晓详细规则避免被限额,一方面是银行客户间差异大,系统识别均是“一户一策”;另一方面,防止违法犯罪分子规避规则,方便作案。
多位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反诈要求下的个人银行卡管控升级,是为了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而非限制用卡,保持正常使用状态下一般不会出现限额调整。不过,随着被“误伤”的案例增多,个别地方或银行的“一刀切”行为遭到越来越多诟病,如何提高风险识别精准性、提供“误伤”后的快捷解决方案,配合反诈的同时不给客户“添堵”,值得行业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转账限额为什么会被调低
银行调整银行卡交易限额主要是为防范电信诈骗。有股份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这类额度动态调整的要求是最近几年才有,主要背景是反诈。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反诈工作的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其中,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在2020年10月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由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开展。
这也是受访人士对于当前银行卡管控升级的主要背景解释。那么,何种情况下限额会被调低?如何确定额度?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银行对银行卡业务权限灵活调整的参考依据主要是持卡人金融资产规模、历史交易情况等,依据个人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要求,银行卡长时间不用或长时间不用后突然新增(大额)流水、出现异常交易情况(包括直接/间接涉嫌违法犯罪)都有可能被调整限额甚至限制使用。
不过,对于银行卡“长时间不用”“出现异常交易”的判定,没有统一标准,一方面银行间规则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银行客户千人千面,触发和执行多数呈“一户一策”的特点。
有地方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在配合反诈要求下,每个银行需要设置相应的反诈模型,且与当地公安系统互通,但模型设置参数不同且会动态调整,加上各地风险情况有差异,客户触发的标准也就会不同。
上述股份行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银行只有在某个客户触发相应机制后才能向其核实情况,并在确定有风险后进行相应劝阻,或确定无风险后继续交易,而不是反过来提前告知详细规则,从而让客户规避触发规则,防止被调整限额。
银行对所谓“长时间不用”账户的排查,在国务院深入推进反诈工作以来明显加大了力度。以某国有大行为例,据客服介绍,反诈背景下该行增加了对“长期不动户”“一人多户”等情况的排查力度及限制举措。同时,不少银行也在对“沉睡账户”进行清理整顿。
据了解,上述国有大行对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的认定条件包括本外币活期储蓄存款两年未发生存取款业务(不包括结息、代扣利息税等非客户主动发生业务);部分人民币存款到期后两年未动,或定期一本通所有币种自动转存两次后,以最后一次到期的一笔存款期限为准两年未动等。
不过,反诈要求下的排查范围与上述认定范围有所差异,据客服介绍,前者主要为近3年(含)没有交易、账户余额小于等于10元人民币,以及同一客户名下持有4个(不含)以上账户的Ⅰ类账户。不同分行间会根据地方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相比之下,银行对账户“触发异常交易”的判定标准、核实流程等差异更大,此前吉林银行“取款2万元以上需报备派出所审核”的案例一度引发热议。彼时有地方银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银行对异常账户采取限制举措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账户本身涉嫌电信诈骗或已涉案,被警方锁定;另一种是警方已关注到一些异常账户有涉电信诈骗的嫌疑,但储户可能未必意识到风险,在办理业务时,触发预警机制,需要配合进行相关操作。
“各家银行的操作要求不尽相同,但出发点都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保护储户资金安全。”多位银行业人士表达了类似观点。
还有哪些管控举措
对于限额调整,多数银行会提前发布通知公告。今年尤其二季度以来,银行业关于动态调整非柜面渠道交易功能及限额的公告较为密集。同时,记者也注意到,目前不少银行强化了对银行卡功能异常、交易限额等的事后服务,多家国有大行客服电话接通后设置有对相关问题的优先提示。
有银行人士表示,加大非柜面渠道管控力度与当前电信诈骗的特点有关,即线上风险更大。
以重庆银行官方微信号在6月发布的《关于调整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的公告》为例,该行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部署,切断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违规活动资金链,切实保障客户在该行账户资金安全,该行将根据客户账户使用情况调整账户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
具体看调整范围和功能,各银行有所差异。以新疆银行本月发布的公告为例,该行将根据存量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交易情况,合理调整或限制部分账户非柜面渠道日累计限额、笔数及年累计限额。非柜面渠道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快捷支付、ATM、POS机等。
从形式来看,银行没有提前一对一通知限额调整情况,除了跟系统识别而非人为调整有关,或也有一定的安全因素考虑。
各银行上述非柜面业务调整公告普遍强调,调整过程中不会以任何形式要求客户提供短信验证码、查询密码、支付密码、取款密码等敏感信息,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客户进行非柜面转账等涉及账户资金的操作,也不会发送相关的链接,提示客户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注意防范诈骗风险。
对于如何恢复或者提高交易限额,各银行也在公告中作出提示,多数需要持卡人携带相关证件和资料到网点办理。比如,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在公告中表示,如果该行提供的非柜面转账限额无法满足客户正常使用需求,客户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卡、本人实名手机号、交易背景资料到该分行任意一家营业网点,该分行将根据核实结果调整银行卡账户的转出限额。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银行、各银行不同分行交易限额调整申请渠道的开通情况有所差异,部分银行或分行已经支持客户线上远程申请,但线上申请能否成功则不能保证。无论何种方式申请,账户具体限额需要与持卡人资产和交易情况相匹配。
记者注意到,银行仍在持续强化对个人银行账户的分类分级管理要求,账户额度及功能调整并不仅限于Ⅰ类账户,本就属于限额交易的Ⅱ类账户也会灵活调整。
此外,在反诈背景下,Ⅰ类卡的开户要求也较此前有了明显变化。据前述国有大行客服人员介绍,从该行目前的开户要求来看,因为电信网络诈骗多发、诈骗形式多种多样,防不胜防,为了保障资金安全,该行在办理开户业务时,会根据客户的实际交易需求和预期交易情况开立适合客户的账户,并设置最适合客户的非柜面交易限额。
但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各银行的具体执行情况存在松紧不一的情况,多数限于口头问询。某股份行负责开户业务的工作人员表示,开通该行Ⅰ类账户需要有真实的业务背景,否则会优先推荐开设Ⅱ类账户,比如购买理财产品可以在充分了解并有明确意向产品后开通Ⅰ类户,但在正式签署理财购买合同或出现首笔资金流水前可能无法开通非柜面业务。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