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草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止血:对于血瘀引起的出血病症,如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等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菌痢、肠炎等肠道传染病,有显著的疗效。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可缓解咳嗽、咯痰及气喘等症状。 治疗出血性疾病:地锦草对咯血、鼻出血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草血竭是一种在散血止血,下气止痛等方面具有很好治疗功效的中药材,对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草血竭又叫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蚂蜂等,关键遍布在中国四川、云南省、贵州省等地。
草血竭中医传承
草血竭在中医传统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它在多个病症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效果。以下是草血竭的一些主要选方和功效: 对于男女痞块疼痛、症瘕积聚,草血竭可以焙为末,每次服用一钱,用沙糖和热酒冲服。如果症状较重,可加入槟榔和台乌以增强气盛的效果,这是《滇南本草》中的建议。
草血竭植物属性
1、草血竭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高度通常在15-50厘米之间。根茎肥厚且横生,呈现出棕黑色的外表,内部则是粉红色,有着众多坚韧的须根。茎直立,不分枝,呈淡绿色,表面有明显的棱且无毛。
2、草血竭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度约为40厘米。其根茎呈块状,颜色为棕黑色,拥有众多细根。茎部细长且绿色,带有明显的棱线,表面无毛。根生叶的形状多样,从披针形到矩圆状披针形,长度在8~22厘米之间,宽度为6~45毫米,叶尖尖或锐尖,基部呈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微反卷。
3、斤。草血竭属于蓼科蓼属植物,也叫做土血竭,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用来治疗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这种植物多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植物生长速度快,平均每亩地的产量在1000斤左右。
4、观音倒座,中药材的一种,别称草血竭。在某些地区,它还被称为黑地蜂、鸢头鸡、金黄鸡等。其学名为Polygonum cuspidatum,属于蓼科植物。通常在秋季采挖,去掉茎叶和泥沙后晒干。这种药材具有散瘀止血、下气消积、消毒和利湿的功效。
标签: 草血竭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