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暑、补气养阴: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同名方剂约有四首,其中《温热经纬》卷四记载者为常用方。
竹荪老鸭汤,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夏天饮用,具有很好的消暑利湿、补气养阴、润肺清热的功效。竹荪配鸭肉煮汤,是一个绝佳而经典的配搭。因为竹荪及老鸭都是属于性味偏凉一点的食物,所以夏天吃了也不容易上火。
银耳汤:补脾开胃,益气清肠,滋阴润肺,补肾强身,适合产妇体虚滋补。莲子汤: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理气、解暑、去火、清凉,适宜年老体弱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苦瓜豆腐汤:调节血糖,改善糖代谢,减肥、清热解毒、促进食欲。冬瓜薏米煲鸭汤:清热解毒、消暑祛湿、减肥消脂、美白祛痘,养胃养颜。
清凉解暑的凉拌汤品 夏日炎炎,一碗清凉的凉拌汤品是解暑的最佳选择。试试冬瓜莲子薏米汤,它的清淡口感能帮你清热利尿,莲子能养心安神,薏米能健脾祛湿,三者结合是夏季养生的佳品。另外,凉拌番茄鸡蛋汤也是个好选择,番茄的酸甜开胃,鸡蛋提供优质蛋白,凉拌的口感让人食欲大增。
功效:冬瓜可清暑解毒,薏米有健脾去湿、美白消肿之功,鸭肉则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效。三伏天喝冬瓜薏米煲鸭汤,味道清甜香浓,不仅有清热解毒、消暑祛湿之效,还能减肥消脂、美白祛痘,养胃也养颜。
怎样在家自制清暑益气汤?
1、准备材料:黄芪(30克):具有补气固表、益脾胃的作用;白术(15克):具有健脾除湿、止泻的作用;甘草(6克):具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薄荷叶(适量):具有清热解毒、解暑除烦的作用;冰糖(适量):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将以上药材洗净备用。
2、用法用量为将药材浸入清水中,水位高出药品约2厘米,浸泡半小时。然后在微火上煎煮约半小时,过滤后温服。用量需根据病情酌情调整,或少量频服。在方剂的运用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3、冰糖独参汤。原料:冰糖30克,高丽参10克 ,或人参粉3克。做法:先将人参洗净,切成细丝与冰糖煎浓顿服。或用人参粉剂冲服。功能:回阳固脱,补气摄血。清暑益气汤。原料:西洋参3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梗米30克,鲜西瓜翠衣500克,白糖少许。
清暑益气王氏清暑益气汤
1、王氏清暑益气汤是一剂专为夏季暑热病而设计的传统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西洋参(5克)、石斛(15克)、麦冬(9克)、黄连(3克)、竹叶(6克)、荷梗(15克)、知母(6克)、甘草(3克)、粳米(15克)以及西瓜翠衣(30克)。现代剂量可能有所不同,括号内的数值为常见用量。
2、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对于素体虚弱的患者,如果受暑邪兼有湿邪,建议使用李氏清暑益气汤;而暑邪伤人导致气阴两伤时,则适用王氏清暑益气汤。然而,临床应用时需灵活调整,最好由正规中医诊治。
3、摘选)清暑益气汤就是李东垣创立的。但到了清朝,王孟英觉得这个方子不对,自己又弄了另一个方子,也叫清暑益气汤。但两个方子针对的情况不一样。王孟英的方子重在养阴清热,李东垣的方子重在补气。夏天,天热的时候,会出很多汗,在出汗的时候会损失大量的阳气,这就出现了一种气阴两虚的情况。
4、清暑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去暑剂,具备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作用。主冶炎热气津两伤证。畏冷容易出汗,口干闹心,小便赤黄,体倦少气,没精打采,脉虚数。临床医学常见于医治小孩夏季热等归属于气津不足者。清暑益气汤歌诀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热津伤,西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清暑益气汤李氏清暑益气汤
尽管李氏清暑益气汤与王氏版本同名,但实质上有所区别。李氏汤源于补中益气汤,但去掉了柴胡,增加了一些其他成分,其主要功效在于增强体质、祛除湿气和健脾。尽管名字中有清暑二字,但其实并不侧重于直接清热解暑,而是着重于调理和增强患者的整体体质。
清暑益气汤,此方源于《脾胃论》卷中,专为平素气虚,感受暑湿之症设计。药方包含黄耆、苍术、升麻、人参、泽泻、橘皮、白术、麦门冬、当归身、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与五味子等成分。每味药的用量精巧计算,其中1钱相当于10分,约3~5克。
摘选)清暑益气汤就是李东垣创立的。但到了清朝,王孟英觉得这个方子不对,自己又弄了另一个方子,也叫清暑益气汤。但两个方子针对的情况不一样。王孟英的方子重在养阴清热,李东垣的方子重在补气。夏天,天热的时候,会出很多汗,在出汗的时候会损失大量的阳气,这就出现了一种气阴两虚的情况。
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此方源于《脾胃论》卷中,专为平素气虚,感受暑湿之症设计。药方包含黄耆、苍术、升麻、人参、泽泻、橘皮、白术、麦门冬、当归身、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与五味子等成分。每味药的用量精巧计算,其中1钱相当于10分,约3~5克。
清暑益气汤主要用于治疗暑热导致的气津两伤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大量出汗、口渴、心情烦躁、小便颜色深红、感到疲倦无力、精神状态不佳,且脉象表现为虚弱而频繁。这种汤剂有助于恢复体内的气血平衡。
清暑益气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具有清热解毒、益气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夏季炎热天气引起的口渴、汗多、乏力等症状。
清暑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去暑剂,具备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作用。主冶炎热气津两伤证。畏冷容易出汗,口干闹心,小便赤黄,体倦少气,没精打采,脉虚数。临床医学常见于医治小孩夏季热等归属于气津不足者。清暑益气汤歌诀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热津伤,西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中医药名方用于防治中暑的方子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清暑益气汤。然而,以「清暑益气汤」命名的方剂历史上有两个:一个出自金元名医李东垣的《脾胃论》,另一个则出自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二方虽然名字相同,但药物组成不同、功用及主治均不相同。
清暑益气汤组成通常是西洋参和麦冬,以及竹叶和甘草、粳米等。
标签: 清暑益气汤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